濰坊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分別是此前入選的駝山石窟、十笏園、田齊王陵、齊長城、崔芬墓、王盡美故居、西朱封遺址、雙王城鹽業遺址、魏家莊遺址、豐臺鹽業遺址群、杞國故城遺址、青州龍興寺遺址、程家溝古墓、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衡王府石坊、青州真教寺、坊子德日建筑群,咼宋臺遺址、高密市高密古城遺址、臨朐縣東鎮廟大殿遺址3處作為遺址類文物保護單位成功入選;奎文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遺址、昌邑市昌邑縣抗日殉國烈士祠。
1、駝山石窟
批次:第三批
類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青州市 駝山主峰東南崖壁上
駝山石窟是中國北周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共有大小石窟 6處,摩崖造像群1處,葬窟1座,造像638尊。開鑿于北周末年至唐長安三年(703)。元初道教占據駝山寺,改建成昊天宮。駝山石窟位于山頂南面,共有五座洞窟和一處摩崖造像,共計造像638尊。198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十笏園
批次:第三批
類型:古建筑
地址:濰城區 胡家牌坊街49號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丁善寶購下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依的故居,改建為私人花園,稱“丁家花園”,曹鴻勛為其題名為“十笏園”,面積約2000平方米,因占地非常少,時人喻之為“十個笏板”,故得名“十笏園”。十笏園平面呈長方形,由中、西、東三條古建筑軸線組成,中軸線建筑及其院落為園之主體部分,園內的主要建筑硯香樓,始建于明代,三開間,二層樓,墻壁上嵌有鄭板橋、金農等書畫家的真跡碑刻90余方,是中國北方地區具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特色的園林之一。
3、崔芬墓
批次:第六批
類型:古墓葬
地址:臨朐縣 冶源鎮紅新村海浮山南坡
1986年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清理。封土已毀,已探知1石室墓三座,當為一家族墓地。墓葬清理前已遭破壞,隨葬的大批陶俑已毀,殘存有瓷器、陶器、泥錢、銅鏡等和墓志1盒。據墓志,此墓建于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墓主崔芬(503~550),字伯茂,清河東武城(今淄博市淄川區)人,仕東魏,累官威烈將軍、南討大行臺都軍長史。2006年,作為南北朝時期的古墓葬,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王盡美故居
批次:第六批
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諸城市 諸城市枳溝鎮大北杏村
故居原為大地主“冠山堂”做倉庫和養牲口用的三間半窖式東偏房小草屋,土墻草坯木梁結構。草屋長9.24米,寬4.2 米,山墻高3.12米,墻厚0.60米,一門兩窗,兩明一暗,光線昏暗,低矮潮濕。
5、西朱封遺址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臨朐縣 西朱封村
西朱封遺址是以龍山文化遺存為主,并兼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等的新石器時代至夏代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存主要位于遺址的東部,遺跡零星、遺物相對較少。龍山文化的遺跡、遺物內涵豐富,主要分布于遺址的南部和西部。其中,陶器中以蛋殼陶高柄杯和磨光黑陶罍最為精美。玉器以冠形笄和人面紋笄最具特色,代表了龍山文化時期海岱地區琢玉工藝的最高水平。
6、雙王城鹽業遺址群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壽光市 雙王城水庫周圍
雙王城鹽業遺址群為研究中國古代制鹽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雙王城鹽業遺址群是目前沿海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鹽業遺址群;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海鹽制造遺址;也是國家控制下的鹽業生產(官產)基地,比文獻記載的東周時期齊國鹽業官營制度早數百年。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魏家莊遺址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臨朐縣 柳山鎮魏家莊村東南20米處
魏家莊遺址是臨朐縣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豐富的一處古文化遺址,共出土鼎、釜、爐劍等38件漢代鐵器文物。這些鐵器的出土數量之多和密度之大為國內罕見,對研究漢代濰坊乃至山東地區的冶鐵史、科技史、喪葬史和禮儀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豐臺鹽業遺址群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寒亭區 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央子街道
豐臺鹽業遺址群,是周代、漢代和金代時期的鹽業遺址,面積超過5公里,發現西周早期鹽業遺址2個,東周鹽業遺址35個。對鹽業遺址群系統的考古調查,填補了渤海南岸地區東周時期鹽業考古的空白,對研究齊國規模化鹽業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杞國故城遺址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坊子區 黃旗堡街道杞城村
春秋至漢代時期的古城遺址,坊子區最大的文物遺址。杞國故城東西長約1600米,南北寬約1500米,面積接近280萬平方米,是目前坊子區所發現的最大的文物遺址。杞國故城遺址由六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杞國故城城墻、皇城頂遺址、周家莊子遺址、周家莊子墓地、石佛寺遺址和九女冢。2013年5月,杞國故城遺址被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青州龍興寺遺址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青州市 069縣道青州圓覺寺旁
龍興寺始建于北魏時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毀。共存世達800多年,是當時全國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龍興寺遺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余尊,被列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是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轟動國內外,享譽世界。
11、程家溝古墓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墓葬
地址:青州市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
程家溝古墓,戰國田齊太公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太公和立為齊侯,遷康公于海上,代姜姓齊為田齊,立二年卒。墓封土呈三階覆斗形,系黃土夯筑,存高約30米,邊長約50米。1965年曾在封土中發現石門扉。《益都縣圖志》云:“田和墓在城西北十二里程家溝莊前。”即指此。
12、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墓葬
地址:安丘市 安丘市博物館院內
董家莊漢畫像石墓位于安丘市博物館院內,原址在城區西南9公里的凌河鎮董家莊村北。董家莊漢畫像石墓規模宏大,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大型漢畫像石墓之一;畫像構圖復雜,內容豐富多彩,雕刻技術精湛,藝術水平高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13、衡王府石坊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建筑
地址:青州市 玲瓏山南路4318號
明朝,在青州城內西南部曾有一座富麗堂皇、古樸典雅的仿北京皇宮的建筑群——衡王府。在古典名著《紅樓夢》、《聊齋志異》中都曾出現過他的鼎鼎大名。然而,歲月流逝歷史滄桑。隨著明朝的滅亡,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筑群早已蕩然無存。只有王府前面的威武雄壯的石坊似乎還在訴說著這座王府的興衰歷史。
14、青州真教寺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建筑
地址:青州市 益都鎮昭德街南端路西
據寺內碑銘載,該寺為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伯顏之后裔所建。后經明、清兩代多次修葺、擴建,遂成今之規模。它歷來是山東省東部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我國現代著名阿訇王靜齋、馬松亭等曾在該寺掌教、講學和著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坊子德日建筑群
批次:第七批
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坊子區 膠濟鐵路坊子火車站周圍
德日先后占領坊子47年,留下了用于軍事、經濟和文化滲透等各具特色的一系列建筑群落。這些建筑群是一個在帝國主義殖民擴張下,舊中國由封建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縮影,它比較完整地折射了坊子鎮一段沉重的歷史。
16、咼宋臺遺址
批次:第八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壽光市 孫集街辦咼宋臺村以西、鄭家村以北一高大土埠上
咼宋臺遺址,位于山東濰坊市境內壽光市城南7公里孫集街辦轄內,咼宋臺村以西、鄭家村以北一高大土埠上。此埠,咼宋臺村稱其為“西埠嶺”,鄭家莊呼為“北埠嶺”,咼宋臺村全部、鄭家莊北半部覆蓋于遺址之上。面貌為南北高,中間低,呈馬鞍形,北頭謂“臺頂”,南端呼“鱉蓋子”。2019年10月7日,咼宋臺遺址被核定并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高密故城遺址
批次:第八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高密市 井溝鎮城后劉家莊村南
據考證,始筑于東周,西漢為膠西郡國、高密國都城,東漢為北海國屬縣、侯國的古城址,總面積約337萬平方米,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西漢郡國都城規劃的典型代表,能夠反映特定時代整體地域的典型風格,為研究春秋戰國至兩漢諸侯王國城邑變遷提供了珍貴的資料。2019年,高密故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東鎮廟大殿遺址
批次:第八批
類型:古遺址
地址:臨朐縣 沂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東鎮廟內
東鎮廟坐北朝南,自宋奠基創修,后經元、明歷次拓其基址,屢加增修,規模宏大,廟貌巍然,保護面積約11萬平方米。廟內各時期遺址特別是宋代大殿遺址、古祭臺、柱礎石等大部分建筑基址保存較好。
19、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
批次:第八批
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奎文區 虞河路和鳶飛路之間、虞河南岸
在濰坊市廣文中學和人民醫院之間,散落著幾座深灰色的19世紀末期的歐式建筑,有默然肅立的老教堂,還有青磚紅瓦的樂道院,這里就是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建立的關押外國人的濰縣集中營遺址。
20、昌邑縣抗日殉國烈士祠
批次:第八批
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昌邑市 龍池鎮白塔村
全國首家鎮級抗日戰爭紀念館。烈士祠共有三個部分:一是主體祠堂。該祠是民國時期祠廟建筑的代表,屬建國前建成的抗日烈士專祠,祠堂正廳內供奉烈士靈牌513個,院內有1946年4月中共昌北縣委、縣政府、建國會、獨立營共同樹立的“昌邑縣抗戰殉國烈士紀念碑”1座,背陰鐫刻壽光、昌邑、濰縣三縣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319名烈士英名。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濰坊市理論宣教基地、濰坊市國防教育基地。
21、云門山石窟及石刻
批次:第七批
類型:古建筑
地址:青州市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
云門山石窟造像歷史久遠,雕鑿精美,藝術價值高,是我國北方佛教造像的代表,也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發展鼎盛時期的歷史見證。現存石窟五座,位于云門山山頂南側崖壁上,主要開鑿于隋唐年間,自西向東為第一窟——第五窟,共有造像272尊。2013年,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第三批國保單位駝山石窟。
22、齊長城遺址-濰坊段
批次:第五批
類型:古建筑
地址:安丘市 多處,此處為安丘柳河峪村
齊長城是中國長城乃至世界長城建置年代最早、迄今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宏偉建筑之一, 1977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作為中國萬里長城的建筑源頭和重要組成部分,在1987年召開的第1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免責申明 | 圖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感謝理解!
- 定了!濰坊開始繳費!
- “濰坊惠民保”10問10答:外地戶口..
- 提醒告誡函!濰坊中秋、國慶最新通知!
- 關于疫情防控!濰坊發布緊急提醒!
- 重要提醒:這些返濰來濰人員,請立即向..
- 濰坊發布《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防范..
- 濰坊下發緊急通知!從嚴從實抓好近期疫..
- 2021年濰坊全市學生資助政策發布
- 重要提醒!濰坊人速看
- 創新為民,濰坊全市開展免費暑假托管服..
- 濰坊市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活動安排..
- 濰坊關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 濰坊七中2021年高中招生錄取工作實..
- 城市簡介----濰坊
- “2021年山東半島城市群(濰坊)春..
- 大局已定!2021濰坊即將全面爆發!..
- 延長運營時間!濰坊公交春節期間運行時..
- 濰坊發布最新疫情防控通告,省外來濰返..
- 春節期間,濰坊全市將策劃安排11項形..
- 濰坊出臺五項舉措助力春節期間農民工穩..